您好,欢迎您浏览访问山东公路学会官方网站!

科学普及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1-85693123

学会科普

手指泡水起皱,竟是身体精心调控的“智能反应”?

作者:蝌蚪五线谱
时间:2025-07-15 08:45
浏览量:28

你是否注意过,长时间泡澡或游泳后,手指和脚趾的皮肤会像葡萄干一样布满褶皱?小时候大人或许会说这是皮肤“吸水膨胀”了,但科学研究发现,这其实是身体精心调控的“智能反应”。

“吸水膨胀说”的破绽与神经的关键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褶皱是皮肤外层角质层吸水膨胀、内层未同步膨胀导致的。但上世纪30年代的研究发现,手指神经受损的人,即使长时间泡水皮肤也不会起皱。这说明,褶皱的形成与神经功能密切相关,并非单纯的物理变化。

真正的幕后“指挥”是自主神经系统。当手脚泡水时,水分渗入皮肤导致内部盐分浓度下降,神经系统感知到这种变化后,会发出信号,指挥相应区域血管收缩。血管收缩使皮下组织体积减小,而皮肤表面积未变,多余的皮肤便形成褶皱,如同葡萄失水变成葡萄干。

褶皱纹路:自带“专属定制”属性

每次泡水后,褶皱的纹路都一样吗?有实验给出了答案:志愿者在不同时间浸泡手指后,大部分首次出现的环状纹路会以相似模式重复出现。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志愿者指尖皱纹的变化(图源:Laytin & German,《机械行为与生物医学材料杂志》,2025年)

这是因为血管位置相对固定,其排布决定了褶皱的形成模式。就像指纹一样,这些褶皱也带有“专属”特征,并非随机产生。

进化优势与科学争议

这些褶皱并非无用。研究表明,它们能增强水下抓握力,如同天然的防滑纹路,帮助人们在潮湿环境中更稳地抓握物体。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人类进化中适应潮湿环境的结果。   

但为何不长期保持手部皮肤褶皱?这是因为皮肤长期褶皱会降低触觉灵敏度,或使皮肤更易受损,具体机制仍待探索。

小褶皱的大用途

对褶皱的研究还有跨界价值。在法医学中,浸水后的皱纹拓扑结构可作为人体身份标识的补充,助力遗体识别。未来,它或许能与指纹等共同构成更完善的身份识别体系。   

手指泡水起皱,这个日常现象背后,藏着神经调控、进化适应甚至科技应用的大学问,等待我们继续探索。

来源: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