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访问山东公路学会官方网站!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1-85693123

学术沙龙

2025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在银川召开

作者:中国公路学会
时间:2025-07-07 11:30
浏览量:28

    7月3日,由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在宁夏银川开幕。本次会议以“低碳 循环 创新 节约”为主题,通过开展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学术交流、成果发布、展览展示、现场观摩等内容,展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固废应用成果,加强固废资源高值化利用与数字化赋能,共有来自全国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的5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公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劲泉,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郑超主持开幕式。

    当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和时代强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从单纯的环保议题,跃升为关乎国家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中国公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劲泉

    我们致力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环保与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技术优势,加速布局建养新材料、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消纳等产业。在交通与建筑领域,我们加快推动绿色建材的研发、应用与推广,积极开发绿能绿电,促进多场景应用转化,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推动产业实现新发展。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军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郑超主持开幕式

    会议举行了“一般工业固废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材料系列团体标准”首批9项标准发布仪式。

    我国工业固废产量大、种类多,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相关行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很多省份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为促进工业固废与道路工程建设更好地结合使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公路学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决定共同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材料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2024年初,两家学会共同梳理了标准体系,并将其中9项标准列为首批编制标准,此项工作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团体标准优质发展专项”。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宣读发布词

    陈永梅强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公路学会将加强标准的成果宣传与落地应用,及时向主管单位报送政策建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做好工业固废技术示范,开展工业固废知识科普,为固废资源的有效利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会议举行了“交通行业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仪式。 目前,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上下游产业链信息不对称、市场动态难以及时共享、技术供需错配、先进技术难以推广普及以及大量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等问题。为破解上述困局,凝聚行业合力,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该联盟。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惠迎新主持联盟成立仪式

    惠迎新介绍,联盟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员自愿加入,旨在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产业发展平台,汇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整合产业链资源,系统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标准体系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及工程示范推广等工作,以提升交通行业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交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健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院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王栋民,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夏大学教授惠迎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道新,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郑洋5位专家作学术报告。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正国主持主旨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健龙作了题为“我国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建养的发展与展望”的报告。

    郑健龙强调了发展耐久性路面,从源头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重要意义。重点讨论了公路养护维修的智慧管理是最大可能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绿色化最有效的途径。公路行业应借新基建的东风,全面、全力推进这一工作。他还强调交能融合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能源行业与载运工具制造业三大行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院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王栋民作了题为“低碳硅铝质固废胶凝材料的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的报告。

    王栋民建议要从物质科学、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角度看待地球物质资源的循环和利用,把固废资源化利用提高到一个科学的角度和高度来思考。他认为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可以节约天然矿产资源,并且不用高温煅烧,减少能源消耗,大大减少了水泥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典范。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夏大学教授惠迎新作了题为“大宗工业固废公路全结构层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工程示范”的报告。

    惠迎新介绍了粉煤灰、煤矸石、钢渣等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在道路建设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规模化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交通运输部首个固废应用科技示范工程——《乌玛高速宁夏石嘴山段大宗工业固废道路资源化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并提出了固废综合道路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公路建设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道新作了题为“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强国试点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魏道新认为,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需要政府的强力政策引领,加强政策设计,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公路建设者资源化用废的积极性。在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应遵循“环境风险可控、技术经济可行、规模化消纳”的原则,从工程实际出发制定环境风险控制要求。这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需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协同推进。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郑洋作了题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风险评估”的主旨报告。

    郑洋认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既要考虑能否满足下游利用过程对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利用过程的环境和健康要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是保障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过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

    根据会议安排,7月3日下午,大会将举办“固废材料研究与新技术”“道路固废循环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平行论坛。7月4日上午,与会代表将现场观摩乌玛高速宁夏石嘴山段大宗工业固废道路资源化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为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中国公路学会授牌的“全国公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

    本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担任支持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与科普部、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宁夏乌玛北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宁夏交建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交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固废资源道路化综合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宁夏道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担任承办单位,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高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协办单位,并由《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公路交通科技》《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硅酸盐通报》《Materials Reports: Solidwaste and Ecomaterials》提供学术支持。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