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访问山东公路学会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1-85693123

行业动态

中国公路学会推荐4座桥梁荣获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四大项目奖

作者:中国公路学会
时间:2025-05-01 09:29
浏览量:52

      据悉,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项相关评审工作已于近日完成,由中国公路学会推荐的4座桥梁荣获四大项目奖。 

 •  黄茅海跨海通道——乔治•理查德森奖    

       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金湾与江门台山,海域段约14公里。控制性工程包括黄茅海大桥(主跨2×720米的三塔斜拉桥)及高栏港大桥(主跨700米的双塔斜拉桥)。主桥采用“双曲面独柱塔+分体式钢箱梁”设计,实现了力与美的融合,特别是“小蛮腰”形索塔简洁优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项目在多塔斜拉桥结构体系、风振控制技术、工业化建造、分体梁线形控制、智能建造技术及绿色施工实现了创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供图: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双堡特大桥位于重庆武隆,是渝湘复线高速控制性工程。设计采用2×405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连续拱桥跨越“W”形深谷,是已建世界最大跨度连拱桥。针对该桥研发了“浅挖拱座+桩基础”的复合式中央拱座基础、连跨拱桥拱肋平衡施工自动控制技术、拱肋节段三维激光扫描数字预拼技术、70兆帕管内灌注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等创新成果,解决了山区连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问题。其造型如云端双虹,与自然完美融合,展现了现代桥梁的艺术之美。双堡特大桥以其宏伟独特的工程设计与绿色创新的施工技术,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

▲供图: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南沙聚星桥——亚瑟•海顿奖    

      广州南沙聚星桥为景观人行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新区蕉门河中心腹地。桥梁方案以三地联心联手、汇聚新星为设计概念,使用三肢结构,横跨蕉门河与乌洲涌交汇处,以最短距离便捷连通三岸。桥梁结构采用155米超大跨径、1/21超坦矢跨比的三肢钢箱拱,在建筑空间、结构尺度、基础条件、经济指标等各项因素的制约下,从建筑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出发,独创了三肢大跨径超坦拱结构,采用了软土地基上建造超大跨径、超坦拱桥的成套技术,并运用冗余度互等的动态增量控制设计方法,实现了桥梁在文化内涵、建筑造型与结构受力方面,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最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供图: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宜宾市岷江大桥扩容改造工程——阿巴·利希滕斯坦奖    

       岷江大桥建于1973年,是宜宾市第一座公路桥梁,主桥为55+100+100+55米空腹式上承式混凝土拱桥,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代表桥型。为处治桥梁病害并解决近年来桥梁堵车问题,该工程充分利用原桥结构进行扩容改造,使桥梁通行能力提升50%,并满足现行规范最高通行标准。工程保留了原桥风貌,为宜宾市民和中国拱桥建设保留了桥梁记忆,同时为同类型拱桥扩容改造提供了工程借鉴。

▲供图: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料链接: 

      1、关于中国公路学会IBC奖项推荐工作 
       根据中国公路学会与IBC的合作备忘录,中国公路学会负责组织中国范围内IBC项目奖有关工作,包括奖项申报的组织、评审、推荐等。近年来,中国公路学会每年推荐大约10个具有代表性的桥梁项目申报相关奖项,有力推动了中国桥梁走向世界,促进了行业交流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建设理念、技术、设备、材料以及养管理念、监测与检测技术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下,中国桥梁以每年3万多座的速度递增,目前桥梁总数(公路、铁路总计)超过10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其中,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级的重要桥梁工程。在世界跨径排名前10位的四大类型(梁、拱、斜拉、悬索)桥梁中,中国均占据半数以上。中国桥梁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截至2024年,已经有40余座中国桥梁已经获得IBC大奖。 

       2、关于IBC(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国际桥梁大会) 
       IBC是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包括主旨报告、论坛报告、专业论文发表、专题展览、桥梁技术奖颁奖、国家主题年活动等内容。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40届,每次均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千余名代表参加。

       3、中国已获IBC项目奖桥梁汇总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