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浏览访问山东公路学会官方网站!

科学普及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531-85693123

学会科普

四月防敏指南:对抗飞絮与花粉,科学防护远离过敏困扰

作者:中国疾控中心综合整理
时间:2025-04-15 09:46
浏览量:190

      阳春四月,树木吐绿,百花盛开,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令人赏心悦目。但高浓度的花粉、漫天飞的杨柳絮也给易过敏的人群带来无尽的烦恼。   

      那么,飞絮与花粉从何而来?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有效预防?一起了解——  

飞絮与花粉的由来及成分

      杨柳飞絮:植物的“繁衍密码”   

      来源:杨柳飞絮是杨树、柳树雌株的种子,借助风力传播完成繁殖。当春季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时,杨柳果实裂开释放带白色绒毛的种子,形成“飞絮雨”。   

      成分:飞絮本身不含致敏蛋白,但其表面易吸附花粉、灰尘、微生物等过敏原,形成混合刺激物。 

      花粉:植物的“隐形刺客”   

      来源:春季以柏树花粉为主(3~5月),秋季以蒿草花粉居多(7~10月)。柏树花粉颗粒微小(20~40微米),可穿透鼻腔黏膜引发过敏。   

      成分:花粉中的蛋白质是主要致敏原,如柏树花粉可能引发与西红柿、芹菜等食物的交叉过敏。

絮与花粉对人体的危害

      呼吸道症状    

      飞絮:引发鼻塞、流涕、打喷嚏,甚至哮喘。   

      花粉:导致过敏性鼻炎,严重时诱发哮喘。  

      皮肤与眼部刺激    

      飞絮接触皮肤可致瘙痒、红肿;入眼易引发结膜炎。花粉则可能通过眼结膜加重症状。  

      交叉过敏风险    

      柏树花粉过敏者可能对某些食物(如西红柿)产生交叉反应,需警惕进食后口唇肿胀等症状。

如何科学预防飞絮 和花粉对身体的侵害?

      环境防护:减少暴露   

      躲:避开飞絮高发时段(10:00~16:00),选择清晨、雨后外出;远离柏树林、公园等花粉高浓度区域。   

      控:居家关闭纱窗,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以抑制飞絮悬浮。 

      个人防护:物理隔绝   

      捂:外出佩戴N95口罩(捏紧鼻夹)、护目镜或防风镜,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接触。   

      清:回家后立即洗脸、冲洗鼻腔(生理盐水最佳),更换外衣并高温烘干15分钟以灭活残留花粉。


      药物与健康管理   

      药:预防用药。过敏体质者可在过敏季节前2~4周使用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或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   

      增强免疫力: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3,多摄入富含槲皮素的食物(如苹果、洋葱),适度运动提升抵抗力。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选择医用硅胶鼻过滤器,避免揉眼;若出现持续咳嗽或情绪烦躁,需警惕非典型过敏症状。   

      患者:随身携带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严重时及时就医。

误区提              

      误区1:飞絮本身是过敏原。   

      真相:飞絮通过吸附花粉、灰尘间接致敏,需综合防护。 

      误区2:免疫力低才会过敏。   

      真相:过敏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与免疫力高低无关,防过敏重点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和科学干预。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综合整理